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我市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廉政风险警示教育会议

时间:2022-12-24 来源: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11月11日上午,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廉政风险警示教育会议召开。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主持会议。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分管局长、纪检监察组组长,各相关乡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11月8日至9日,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到各地暗访发现的问题,对项目经理长期脱岗和施工员、质监员、安全员等五大员不在岗不在位问题,要求县乡有关方面严格对照签订的合同处理到位,特别是对项目经理要按照脱岗一天扣违约金1万元进行处理。

  会议肯定了今年4月份以来全市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相关方面要认真汲取教训,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做好新一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高标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不要认为高标田建设都是一些小水利、小农田,出点问题修一修、补一补就能过关,不像交通、水利那么大的工程弄不好容易出大问题。作为主体责任的乡镇一方,要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四方验收”时,不要走过场,随便就把字签给人家,出了事就要追究签字人责任。县一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履责不到位的责任方要把鞭子抽起来。二是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全市工程这么多、标段这么多,怎么巧能查到我?希望大家不要这样的想法,今年的工程想蒙混过关很难。派驻纪检监察组会跑遍所有项目区和标段,看一看人员在岗在位情况,看一看监理是不是监而不理,看一看相关方面履行主责主业情况。三是要强化廉洁自律。专项治理发现近20条问题线索,各地纪委正在查处。希望大家以此为鉴,深刻吸取教训,严肃工作纪律,各级干部一定要洁身自好,一定要警钟长鸣。

  会议认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三年(2018-2020年)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通报表彰,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2019-2021年,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6个,累计投入资金29.2亿元,建设面积128万亩。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2019-2021年,全市累计新建改建电站530座,桥、涵、闸、渡槽、农门等渠系配套建筑物4.78万座,衬砌防渗渠道1915公里,铺设田间道路2081公里。三是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年均新增节水能力1亿立方米以上,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3万亩,改造后的地块流转费亩均可提高200元以上,部分“旱改水”地块亩均提高近500元。四是项目监管逐步规范。面对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多标并行和快速的任务增长,相继出台了《宿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则(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各个环节完善管控制度,特别是引进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强化日常监督的做法,为全省首创,获省厅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会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整治整改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审计整改要迅速破局。各地要继续将排查整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要突出重点,聚焦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拨付、施工质量认定等关键环节整改提升。要广泛深入,确保排查整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责任追究要到位。对于经过核实确实存在偷工减料等行为的施工单位、监管有重大漏洞的监理单位,各地一定要按照合同约定,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参建单位责任,情节严重的相关问题线索要及时报送纪检监察机关,对疏于管理的建设主体要给予应有的处理,县乡主管部门要从中自我解剖,用“自我革命”的精神,有责担责,有错则改。三是补短补弱要加强。关于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拨付进度慢、招投标监管不到位、项目工程建后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县区政府报告,由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制定整改措施,形成部门各负其责、联动推进整改的局面。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积极有效地预防项目管理风险,进一步强化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质量控制、项目验收、建后管护、参建单位考评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防范廉政风险,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参建单位考评制度。对招标代理、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等参建单位加强监督,情节较轻的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限期整改。开展责任主体诚信缺失行为管理,明确诚信缺失的相关范围,对违反合同条款及相关管理规定的单位,列入责任主体诚信缺失名单。二是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规程。进一步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类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重要环节,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加强全过程工程质量管控。三是建立健全前期工作规范。如果项目区规划不合理、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那接下来施工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也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群众生产需求。因此,要在规划设计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在这个阶段多花些时间,下足功夫,确保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农田处)


原文链接:http://nyncj.suqian.gov.cn/snw/gzdt/202211/399172f8ae644e71af8a758dc4131fc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