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期]——强化麦油苗情诊断 切实加强分类管理
【技术指导】
强化麦油苗情诊断 切实加强分类管理
——全市小麦油菜返青期苗情分析及春季田管意见
目前小麦和油菜苗情总体较好。“雨水”节气已到,各地要抓住当前有效时机,认真加强苗情诊断,因田因苗分类指导,落实各项关键田管措施,夯实夏熟丰收基础。
一、返青期苗情特点
据小麦返青期(2月20日)全市苗情调查统计,叶龄进程和群体大小均比较适宜,苗情总体较好。小麦平均叶龄6.44叶,比越冬期(12月20日)增加了2.86叶,同比少0.44叶;平均每亩总茎蘖数64.17万,比越冬期增加29.51万,同比少2.09万。正常生长的一、二类苗合计占84.9%,同比持平仅略少0.8个百分点,苗情与近十年最好的上年同期基本接近。
油菜平均叶龄20.9叶,比越冬期(12月20日)增加了7.6叶,同比减少0.1叶;株高37.5厘米,同比减1.3厘米;绿叶数12张,同比增加0.5叶,冻害发生整体较轻。正常生长的一、二类苗合计占88.7%,好于上年同期。
二、主要问题与隐患
一是苗情不平衡性较大。全市小麦旺长苗、偏弱的三类苗分别占3.6%、11.5%,油菜旺长苗、弱小苗分别占8.6%、2.4%。部分早播田块已提早拔节或抽薹,遭遇倒春寒冻害的风险加大。
二是春季草害隐患较大。冬前封闭化除面积相对较小,草害达标面积相对较大。随着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季杂草发生会加快,可能会影响麦油生长。
三是极端气象灾害和病害存在较大风险。倒春寒冻害、连阴雨湿(渍)害、高温逼熟以及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发生的不确定性较大。
三、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小麦春季管理重点是“稳穗争粒增重”
一是清沟理墒防渍害。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确保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防止春季连阴雨天气造成严重渍害。
二是适时化除防草害。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气温和小麦苗情等因素适时化除,控制杂草为害。根据田间杂草种类发生情况,选准对路的药剂,禁止选用长残留除草剂。要密切关注天气趋势,注意避开低温寒流,掌握在施药前3~5天、后5~7天日均气温不能低于5~8℃,防止发生冻药害(具体请详询当地植保部门)。
三是因苗补肥促弱苗。一般田块不施用返青肥,要为拔节孕穗肥留足空间。对晚播弱小、群体偏少、预期穗数可能不足,或者发生冻药害、有明显脱力落黄现象的麦田尽早追施返青肥,一般每亩追施三元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对秸秆还田量大、苗情过弱的田块,再加施尿素5公斤,以促进苗情尽早转化升级;这部分麦田在倒2叶期根据长势追施尿素5~7.5公斤。
四是化控镇压控旺苗。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旺长麦田,要在拔节前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提高防倒伏能力。对秸秆还田量大、播种质量差、播后镇压不到位、表层疏松的田块,也可在拔节前尽早选择冷尾暖头、气温回升且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进行适度镇压,以促进根土密接,有利于露籽苗、吊根苗等易冻弱苗的转化。注意土壤墒情要适宜,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大时镇压,掌握“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的原则,防止过度镇压。
五是因苗分类施准施足拔节孕穗肥。拔节肥施用时间具体时间要根据苗情、墒情、返青肥用量等因素适当灵活把握,早拔节早施肥,肥水结合,提高肥效。对返青时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厘米、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用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5~20公斤,培育壮秆大穗。对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提倡施用孕穗肥,在剑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亩追施尿素5~8公斤。弱筋小麦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孕穗肥。
六是及早落实倒春寒预防补救措施。小麦拔节后尤其是拔长两节后,遇到气温0℃以下霜冻,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就会冻死冻伤。返青后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低温寒流来临前对缺墒麦田及时灌水,可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层小气候,缓冲地表温度变幅,减轻冻害发生。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要及时剥查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受冻程度迅速适当增施恢复肥。
(二)油菜春季管理重点是“科学施用薹肥”
在做好清沟理墒防渍、化学除草之外,重点是抓好因苗施肥。对长势较差、脱力落黄的油菜田,要尽早施用返青接力肥。一般每亩趁湿撒施或打塘穴施45%高浓度复合肥8~10公斤,避免偏施氮肥引起旺长倒伏;返青接力肥施后10天左右看苗再施尿素5~10公斤。对长势正常、密度较足的田块,暂时不要追施返青接力肥,待油菜薹高10~20厘米且叶色褪淡时重施薹肥,一般每亩施45%高浓度复合肥15公斤加尿素5公斤。前期磷钾肥较充足的田块可单施氮肥,每亩10~13公斤尿素。对群体偏大偏旺的田块,不施返青接力肥,而且要适当推迟、轻施薹肥。同时,要注意适时抓好油菜菌核病防治。
(本局作栽站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taizhou.gov.cn/art/2022/3/1/art_32951_33097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