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今年,江都区盆花盆景、绿化苗木销售量比去年下降50%以上,面对困境——花木产业如何“破冰迎春”?

时间:2022-12-24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传统品种龙柏和蜀桧,同样规格的价格只有去年一半;更有甚者,部分品种价格不到过去的十分之一,且无人问津,更无利可赚……寒冬时节,花木之乡丁伙镇正遭遇花木市场的“寒冬”。

  丁伙花木的囧境,也是江都区花木发展的真实写照。面对量、价双低的萧瑟寒冬,江都区花木产业如何唤回东风,早日迈入春天?

  疫情三年,市场静默,基建、市政、房地产等行业受到影响,绿化苗木用量跟着锐减。据统计,全区共有花木大户1000多户,今年盆花盆景、绿化苗木的销售量比去年下降50%以上。

  “江都花木品种杂、单体规模小,随着市场变化,没有形成自己的新特色,这也是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看过丁伙镇一家又一家苗圃后,区林业站站长高红芽为江都花木“把脉”。

  立足丁伙花木,丁伙镇农业农村局党支部书记曹士坤分析,丁伙花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支花木经纪人队伍,花农不知道市场动向,种植没有方向。

  而省内其他两大苗木市场——常州夏溪花木市场和宿迁沭阳花木市场,都各自建立上千人的经纪人队伍,他们成为花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经纪人把市场“东风”随时传播给花农,市场什么畅销,就种什么,及时调整品种,花农专心种植,发展更添信心。“这三年,有人闭关修行,有人闭关自锁,我们花农照旧扦插龙柏蜀桧,往哪卖?”曹士坤忧心忡忡。

  高红芽表示,随着浙江开始的全国退林还耕试点,各地苗木扩面已无可能,如果苗木发展不走精品路线,那将无路可走。传统的龙柏、蜀桧曾是丁伙的特色,但现在市场滞销,再不转型升级,令人痛心的“龙柏烧狗肉”将会重现。

  “江都苗木转型升级之路,应该从四方面发力。”高红芽一一道来,以生产精品地景苗木和特色苗木为主,如造型苗木,斗球、疙瘩梅等传统苗木的挖掘与创新;以生产家庭园艺电商苗木为主,如小型、微型盆景,进行网上销售,进入千家万户;老品种的改造升级,如龙柏、无刺枸骨、高杆紫薇的修剪造型改造,大叶女贞嫁接亮晶女贞改造;以生产地被容器苗木为主,如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提升市场竞争力。

  转型势在必行,从“花木第一村”双华村,到花木“明星村”富桥村,花木大户也都在积极探索求新求变之路。“十多年前,我们几家认准无刺枸骨,大批引种,后来引爆市场,大家都赚了一大笔。”富桥村党总支书记陈九龙说,贪大图洋不可取,精品苗木、造型苗木是转型方向。他引进的一批龙柏、蜀桧,经过四五年的造型培育,价格从购进时的五六百元一棵,涨到目前2万元一棵;大拇指粗的紫薇,一棵40元,5棵一组,编织成花瓶形状,可卖600元;火红的娜塔栎,胳膊粗大小,20杆丛生组合,销售价格令人咋舌——60万元。

  双华村花木大户沈文华对此深有体会,他说,40-50厘米高的龙柏蜀桧苗,去年9毛一棵,今年跌到5毛一棵,还必须得卖。除去田地租金、药肥、人工等各种成本,不亏就是赚了。于是,老沈把卖不掉的2000多棵龙柏蜀桧,重新回炉,剪个“蘑菇头”、修个圆型、柱型、锥形,经过几年的造型,原来三五十元的苗木,身价倍增,一棵可卖上千元。

  丁伙镇农业农村局花木产业科科长林德宽补充道,丁伙花木今年销售5亿多元,业绩多年停滞不前。镇上一方面引导花农更新品种,比如亮晶女贞、佛甲草、欧石竹等畅销品种,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大容器苗发展,容器苗省工节本、成活率高,价格稳中有升,销路不烦。

  “计划过了年,正月初三出发,去浙江、湖南、广西、四川等苗木市场调研,选一批质优价廉的罗汉松、无刺枸骨、羽毛枫毛坯,回家造型。”陈九龙说,只有了解新品种、新模式、新动向,才能吃透行情,引导市场。结合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富桥村把苗圃基地作为特色亮点,进行培植,让富桥四季如春,花木之乡名副其实。

  冬日暖阳下,绿色苗圃在车窗外飞驰,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正迎面赶来……(江都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qxdt/202212/d9370cff39664709b3835a77f00ff6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