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的科技印证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案例解析
秋收时节,众一合作社收割机联排作业。 张欣禹 摄
春种秋收,土地如同一面镜子,种得如何,收获便如何,尽管是小小的改变也牵动着农民的心。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的万亩良田里,一种新的技术尝试悄然发生,并在这个秋天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回报。 “这种技术不是往常概念里针对土地某一个问题而产生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技术体系,它将众多技术集合并因地制宜进行了优化。我们今年尝试通过减少或改变各阶段农资的使用,并运用适合的耕作方式,实现大幅降低成本,仍能稳产增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爱珍说。 今年该研究所在众一合作社的土地里打造了万亩核心示范区,以秸秆还田技术为核心的秸秆覆混还田节肥增效模式,集成了品种优选、田间管理、耕作方式的3项技术体系,包含了10项单项技术,3项体系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 品种万里挑一 打好稳产“底色” “看这玉米棒子尾部有个尖儿,这叫有限花序,这样的品种,穗型饱满,产量肯定好!”走进示范区田块行间,一排排玉米排列整齐,植株茁壮。众一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剥开苞叶,将果穗一掰两半,“再看这棒子,结得满满的,穗行排列比较整齐,穗粒深度不错,太适宜机收了。” 品种的选择是农作物的基石。它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农户。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农安县,地处平原地带,该研究所因地制宜选择了多种矮秆低穗的玉米品种在示范区种植。 “矮秆低穗的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稳产高产等突出特点,适合咱们东北中晚熟的玉米产区。因为秸秆较矮的原因,不需要高秆那么多的养分,也间接节省了肥料的使用量,减少秋收后秸秆还田的秸秆量,让土地能消化完。”梁爱珍说。 通过综合评估,今年每公顷最少达到13000公斤的产量,同时还做出了品质、抗性指标等参数,供广大农户选择参考。“果然没有辜负春耕时的选择。这样的品种不怕风吹雨打,农民也好控制把握。”陈忠国说。 施肥“量身定制” 为土地减负 今年春耕,众一合作社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建议下,一改往年施肥方式,使用了保护性耕作轻简化施肥技术,将播种底肥、苗期施肥和追肥缩减成一次施肥。“当时听到今年只施肥一次我都不太敢相信,甚至想找别人种了。”众一合作社农民董桂文说。 和董桂文一样,陈忠国这一年也憋着一股劲,就怕出差错。事实是在秋收时给了他一份惊喜!“通过测产,在一次性施肥下,每公顷再次减少了14%的肥料使用量,产量提升了至少15%。”梁爱珍说。 起初轻简化施肥技术常在水稻种植中见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之后,研究所将这项技术带进玉米种植中。 “过去许多农民都为了稳产、高产投入大量成本,而现在我们更像带领大家用节本稳产的方式种地。”梁爱珍告诉记者,轻简化施肥技术是配合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基础发展而成的集成技术体系中的一环,可根据环境、土壤、品种的变化,选用相应的专用缓混肥一次施用,配合水分精确管理,实现作物养分汲取与供应规律同步,从而达到一次轻简施肥、精准供肥的效果。 混用还田耕作 技艺“组合”出彩 “秸秆覆盖免耕+带耕”、秸秆覆盖宽窄行浅旋条耕、秸秆覆盖深翻交替还田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在众一合作社的万亩核心示范区里,远处看去与其他农田无异,可仔细探究,这里将过去单一技术进行“数列组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用陈忠国的话来说,这些技术大多数都是农民耳熟能详的,但怎么搭配、怎么运用出彩也是一门技术。 “在收割作业的同时,把秸秆打碎铺在地里,不仅减少了作业环节和化肥用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谈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陈忠国打开了话匣子,“合作社今年经营的500多公顷土地,用上了这些复合型技术,虽然有差异,但每公顷节约化肥不少于200公斤,粮食在每种技术的使用下也能进一步实现增产。” 而这些农业技术的组合得益于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将众多“用好养好”黑土地现代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市运用,农安作为长春示范区核心区域,未来将持续探索以农业技术体系为解决方案的目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原文链接:http://nw.changchun.gov.cn/xdny/gzdt/202211/t20221110_30836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