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振兴产业 生态高效“种养循环”让河口农业“转”起来

时间:2022-12-14 来源:东营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自打有了这些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变成了有机肥源,昔日污水横流、蚊蝇乱飞的养殖场变得整齐干净起来了。”日前,在河口区津德利肉鸡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王英峰高兴地说。截至目前,该区304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部配建完成,配建率达到100%。根据农业部直联直报系统统计,河口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53%。

  近年来,河口畜牧业蓬勃发展,大中小型养殖场、养殖企业不断增多,传统的粪污处理设备造价昂贵,厌氧菌发酵后沼液、沼渣难以消纳,粪污处理随之成为该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区依托畜牧大县的优势,自2021年7月申请成为全省23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之一后,对全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规模化利用模式开始不断探索,集中打造了10.17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区,逐步形成绿色种养循环发展的河口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为处理粪污支出的花费,更保护了耕地地力,促进盐碱土壤改良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助农助产的效果。

  种养循环模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河口各大牧场粪源稳定,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等各个生产环节互相关联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像东营生向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异位发酵床粪污水零排放技术、炳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全区三大澳亚奶牛牧场的粪污干湿分离、沼气生产系统,发展新型种养循环,缓解了我区粪污环境污染问题,走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新路子。现在牧场饲草用地上种植饲用甜高粱,为奶牛提供绿色青贮饲料,同时消纳牧场粪水,实现粪水的资源化利用。在此基础上建设以沼气发酵罐为主的粪污处理系统,沼气用作燃气自用,沼渣、沼液用于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反哺绿色种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生态牧业循环经济。

  种养循环模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河口区坚持生产与生态兼顾、减量与增效协同、安全与有效并重的原则,通过种养循环模式的用沼液还田、用沼渣代替肥料,对改良黄河入海口盐碱地效果明显。东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原租种的胜利油田东方公司部分地块因属于重度盐碱地寸草不长,经过多年的沼液灌溉(配备黄河水压减)改良,现饲料高粱已达亩产2吨。大量的牛粪和沼液还田施肥,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项目区每亩土地可减少化肥使用约0.05吨,节约资金近300元,不但实现了绿色种植,还为奶牛养殖提供了原汁原味的青贮饲料。

  种养循环模式,带动饲料作物种植推广。自2016年以来,连续六年承担国家级“粮改饲”试点项目,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从种植效益上看,种植青贮比用于籽粒每亩可多收益220元,饲料种植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种养循环系统的逐步完善,青贮饲料需求不断增加,由养殖企业租用土地种植带动农户种植青贮饲料,同时养殖企业为农户提供低价还田肥料,降低了种植成本。澳亚自租土地以种植玉米、甜高粱为主,带动及周边发展种植青贮玉米15万亩/年,甜高粱种植2万亩/年,每年完成全株玉米青贮28万吨,甜高粱青贮5万吨,不仅有效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同时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河口区加快科学统筹推进种养循环,紧抓绿色种养农业“可利用、减量化、可循环”三个关键,支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企业等主体承担试点任务,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粪肥施用服务,探索更多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有效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原文链接:http://dyny.dongying.gov.cn/art/2022/8/25/art_39140_102909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