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调研

全市农业机械化实现新发展

时间:2022-12-13 来源:-邯郸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近年来,邯郸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稳步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落实完善惠农政策,培育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全市农业生产进入了以智能化为引领、机械化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新阶段。

  一、农机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截止2021年底,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108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1万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达到7.3万台,分别比2015年增加144.8万千瓦、1万台、1.2万台,分别增长15.4%、32.3%和20%。其中,稻麦联合收获机达到1.78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05台,分别比2015年增长23.7%、80.2%。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比2015年增长10个百分点,小麦、玉米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河北铠特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拖拉机制造产业,以哈克(邯郸)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联合收获机制造产业,以馆陶永盛机械制造为龙头的畜禽养殖机械制造产业,以河北超平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耕整地配套机械制造产业,以邱县骏马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田园管理机械制造产业,以河北田野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节水灌溉机械制造产业等农机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可采访相关企业)

  二、农机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由种植业机械向设施农业装备、畜禽养殖机械、水产养殖机械等全方位拓展。全市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16亿元,比“十二五”(6.17亿元)增加1.99亿元,增长32.19%,累计惠及农民4.79万户,补贴机械6.04万台;落实农机作业补贴2.22亿元,较好地发挥了国家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促使农机化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农机化技术由传统作业模式向新型精准模式转变,农机化生产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农机化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三、农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截止2021年底,全市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2542台,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8994人。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肥乡区、曲周县、馆陶县、永年区和魏县被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肥乡区、曲周县、馆陶县、大名县、永年区、鸡泽县、魏县、峰峰矿区和邯山区被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应急管理厅评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

  四、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取得新成效。大力推广小麦、玉米、蔬菜、花生、大蒜、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围绕机采机棉、玉米籽粒收获搞好试验、示范和推广。依托陈学庚院士团队,积极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激光平整地、膜下滴灌、卫星导航膜上打孔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化采摘等棉花全程机械化模式,2020年,在曲周县成功实现了棉花机械化采收,进一步破解了制约棉花生产的短板和瓶颈,为全省率先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开了好头。到2021年底,全市示范推广6000余亩。玉米籽粒收获作为集玉米籽粒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于一体的玉米收获新技术,辅之以粮食烘干技术,具有损耗少、效率高、投放快、利润好的特点,既契合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又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是玉米产业化生产的新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玉米籽粒收获机70余台,玉米籽粒烘干塔220余组,示范推广面积8万余亩。

  五、智能化农机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建立集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于一体的智慧农机作业体系,开展农机关键作业环节“无人驾驶”试验示范。2021年“三夏”期间,在成安县成功实施了无人农场建设项目,试验推广了现代化、智能化农机装备,以“慧”种地让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管理全程无人化,实现了省人工、提效率、增土地、慧管理的工作目标,推进了农机化向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全市建有北斗卫星导航差分基站18个,安装智能作业数据监测配套农机具1.1万台(套),建成智慧农场10个。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大力推动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j.hd.gov.cn/index.php?case=archive&act=show&aid=1126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