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东海县多措并举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2-09 来源: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作为全国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近年来,东海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活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稳中有升。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5.73万亩,总产116.88万吨,面积、总产均居全省前四,全市第一;其中稻麦面积215.285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87.61%,稻麦年产量104.3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87.74%。

  优化种植品种结构,规模效益显著提升。近年来,东海县积极推动优质稻麦产业开发,推动优质稻麦标准化、规模化和设施化,50亩以上稻麦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20多万亩,稻米加工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10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沿蔷薇河打造稻麦种植家庭农场示范带,依托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成40余万亩优质食味稻示范区。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攀升。全县拥有绿色食品认证大米44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东海大米”驰名省内外,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平明镇获批全省首批“味稻小镇”。“东海大米”入榜“2020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种植水平得到提高。全县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稻、麦)45.55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20多个,80多万亩,拥有市级稻麦现代产业示范园区3个,面积达到3万余亩。大力发展鱼稻共作、虾稻共作等多种特色种养模式,进一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重点支持平明、房山、张湾、黄川等乡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工程,目前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万亩。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2021年建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方)14个,总创建面积4.8万亩,集成推广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广泛推广犁耕深翻还田技术15万亩,大拖配铧式犁深翻还田工作被省厅列为先进典型,获批全国和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获得优良等级。

  减肥减药协同推进,实现粮食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和模式,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带动域内粪肥还田,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积极进展,经营主体入网监管工作圆满完成,督查巡查、抽检样品、标签打印覆盖率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省市县三级例行监测整体合格率99.4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种粮积极性逐年提升。连续多年出台新购插秧机补贴政策,推广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保障老百姓有机具可用,近两年新增乘坐式插秧机555台,乘坐式插秧机累计994台,对实施机插秧进行作业补贴。2018年以来,累计争取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资金1.1739亿元。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落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2018—2021年共争取7.3687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通过水、土、田、路等综合治理,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8.15万亩,总面积位列全市第一。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xqdt/content/f4147f7f-fa74-498a-b4ff-f88b0f0710a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