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新建区全力推进农机现代化助力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2-12-08 来源:南昌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经过多年发展,新建区农业机械总动力稳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机保有量达到了85万千瓦,各类机械3万余台套,水稻综合机械化率85%,其中机耕机收率均达到了99%以上,机械化种植率为53.6%。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区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55个,水稻育秧中心15个,烘干中心50个,“四有三能”农机维修网点4个。

  一、不断创新服务,方便购机农户。新建区农业农村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供便利。一是建立了全年无休服务制度,节假日通过预留工作电话,办理农机牌证随叫随到。二是开设了网上远程办事窗口,疫情封控期间,采取微信远程办理跨区作业证,新机具先备案使用,后续进村入户验机挂牌,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三是联合第三方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与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新建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农户购买拖拉机、收割机进行贷款贴息,共办理贷款贴息农机具66台,贴息157297.55元;与中国石化南昌新建分公司洽谈,发行“石化农机卡”优惠农机用油(优惠力度为汽油3%以上、柴油4%以上),助力新建区农机用油“助农惠农”。四是持续强化指导服务,2022年积极指导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创建全省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目前已创建成功一家,两家专家正在评审,明年计划再培育两家,力争完成6至7家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指导建设了15个水稻育秧中心,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农业乡镇平均建设一家以上的目标,明年再建设3至6家,以提高全区早稻栽插面积,从而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

  二、持续试验示范,推广新型农机。近年来,新建区农业农村局通过不断的现场演示,技术培训,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通过推广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和有序抛秧技术,缩短禾苗还青期,解决双季荐口不足,2022年新增推广0.5万亩。通过推广水稻精量穴播技术,提高水稻直播效率,增加水稻直播产量,2022年新增推广1万亩。通过大力推广履带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耕作层,改善农田宜机化,保护机耕道,维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2022年新增推广72台套,累计推广126台套。通过推广油菜一体机(旋耕、播种、施肥、开沟),帮助油菜种植户节本增产增收,解决油菜冬种难题,2022年新增推广22台套,累计推广33台套。

  三、强化机手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机手操作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农田作业水平和农机手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新建区农业农村局花大力气,统筹春节前后农闲时间,鼓励农机手报名参加农机手操作培训,2022年共举办2期培训班,共培训农机手70人。

  四、长抓安全监管,维护农村稳定。新建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机行业安全生,充分认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经营必须管安全”的重要性,每年春耕、双抢、秋收及其他重要时段都要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并要求乡镇同步开展,重点排查烘干中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库棚等安全生产隐患,力争杜绝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建区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j.nc.gov.cn/ncnyj/xqdt/202212/8389ad76a93d4578aeb0d508881ceaf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