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沙圪堵镇:小杂粮迎来大丰收

时间:2022-12-08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

金秋时节,准格尔大地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布尔洞沟村的梁峁山坡上,1000亩小杂粮迎来了大丰收。近年来,素有美稷城美誉的沙圪堵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将小杂粮做成了富民强镇的“大产业”。

在沙圪堵布尔洞沟村一片片层级分明、宽展平坦的梯田上,到处铺满了金灿灿的糜子。经过几个月的深耕细作,成片成片的糜子、荞麦等小杂粮已经成熟。田地里,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构筑了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

“现在正是秋收季节,前几天200多亩荞麦已经收割,今天有60多亩糜子正在收割。再有四五天,还有200多亩谷子需要收割晾晒。”沙圪堵镇布尔洞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大海说道。

年过花甲的郭玉雄正在地里忙碌着,春天播种、夏季锄草、秋季收粮,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他的身影。过去,守着这干旱少雨的梁峁山区,每年种的粮食仅够糊口,郭玉雄不得不撂荒土地,进城打工。自打2018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大片整合土地种植小杂粮后,郭玉雄便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

“像我的话,春天开农机具,夏天种地、锄地,秋天收割,再到加工包装,一年下来差不多挣20000多块钱。年底还可以分红,村里承包我的土地还有一笔收入。过去就是自己种自己的地,没有水的话就不种了,地都荒了。现在这些地都是村集体承包地,自己不用种,就有了收入,我们另外出来还能挣钱。加上村里和外面,一年下来也挣五六万块钱,生活是挺好的。”对于如今的生活,郭玉雄感到非常满足。

布尔洞沟村地处准格尔旗沙圪堵镇西南,总面积48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干旱梁峁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却成就了小杂粮生长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里生长出来的小杂粮品质好、产量高。然而,由于过去没有统一的耕种,村民依靠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大量土地撂荒。2018年,乡村振兴的春风袭来,布尔洞沟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确立了小杂粮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方向。

杨大海告诉记者,2018年村委班子成员牵头成立了准格尔旗政通农机具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由合作社牵头流转土地600亩,并与当地农户合作,以订单形式种植400亩,形成了1000亩的小杂粮种植试验示范基地。2019年和2020年累计两年的小杂粮销售收入达到360万元,纯收入达到100万元左右。2021年,由于干旱少雨,小杂粮减产,销售收入为120万元左右,纯收入达到40多万元。产自布尔洞沟村的小杂粮开始享誉四方。

“市场上的小杂粮一般是五六块钱一公斤,我们村的小杂粮最低也得10块钱一斤,就这样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就是靠品质占领市场。”杨大海自信满满地说。

2022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布尔洞沟村实施坡耕地改梯田项目1265亩,统一配备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配套建设集雨集水灌溉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基础设施,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改造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让小杂粮的产量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预计小杂粮原粮产量能达到40万斤左右,预计销售收入达300万左右,纯收入七八十万元左右。”杨大海说。

据了解,现如今,沙圪堵镇以布尔洞沟村为试点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建设小杂粮产业强镇项目,并辐射至薛家湾、龙口、魏家峁等镇。主打品牌“稷香”“美稷”等产品已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当地小杂粮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原文链接:http://nmj.ordos.gov.cn/qqdt_79361/202212/t20221202_33113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