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共青城:让文明乡风沁入人心

时间:2022-11-10 来源: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近年来,共青城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反对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树文明节俭婚丧新风”,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

  一是移风易俗唱出来。“西河戏”原名“星子戏”,是九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村民平日里爱听西河戏的习惯,共青城市泽泉乡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组织老戏曲师傅将移风易俗、防溺水等改编进西河戏,开设“西河戏”非遗传承小课堂,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将“戏台变舞台”“礼堂变食堂”,获得村民一致好评。近年来,共青城市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宣传、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各项活动,依托各村级宣传栏、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村级广播等平台,定期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通过文化下乡、乡村联欢等形式,将移风易俗融入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推陈出新,营造“文明你我他,移风易俗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二是文明新风吹起来。大操大办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全新生活方式,在共青城市蔚然成风。如今,大伙不比排场比诚意,不比阔气比行动,家家开心,户户拍手。共青城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不断推进乡村人文环境提升和文明新风培育,让文明乡风民风舞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如今,百姓的家宴从“酒店”走进了“礼堂”,家家户户制定了向善向好的家训,张贴在院墙上格外醒目。建强红白理事会队伍,一批德高望重、热心公众事业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五老”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红白喜事简办”、家风家训传承教育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三是道德风尚树起来。共青城市积极推进村级道德评议会建设,通过道德评议会对村内的大事小情议一议、评一评,及时发现不文明行为并督促整改,让道德评议会在引领文明乡风、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农村家家都是熟人,一旦出现不文明现象,被拿出来在会上说道说道,都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久而久之,各种不良风气逐渐消失了,村民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村民们表示,道德评议会可以让大家积极学习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模范事迹,通过“聊家常”的方式,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引导村民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外,还对“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优秀党员示范户”“红黑榜”等进行评选推荐,树立孝老爱亲、自强励志、热心助人等典型,推动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这一新颖的“道德评议会”,解决了在乡村文明行动中,环境脏、乱、差,村风民俗陈腐的瓶颈问题,让大家在文明氛围的熏陶下,成为“有文化、有理想、讲奉献”的新农民。

  

  

  

  “硬”约束“刚性十足”,“软”引导“春风化人”。走进共青城市各村庄,宽阔的道路边鲜花盛开,整洁的庭院里笑语盈盈……乡村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共青城市坚持由表及里立体推进,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乡风,正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这座城市不断阔步向前。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211/t20221107_58352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