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收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黄淮海地区)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收期间,黄淮海部分地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需注重防涝和防倒伏。还田时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块,秸秆须收集离田并无害化处置。
一、秸秆粉碎作业
1.机具选择与使用。选用带有秸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玉米(或水稻)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洒等作业工序。
2.作业要求。合理调节切割装置,秸秆粉碎长度≤ 10 cm、成撕裂状,玉米留茬高度≤ 8 cm,水稻留茬高度≤ 15 cm,玉米粉碎长度合格率≥ 95 %,水稻切碎长度合格率≥ 85 %,漏切率≤ 1.5 %;通过加装均匀抛撒装置板控制秸秆抛撒力度、方向和范围,提高均匀度,覆盖整个作业幅宽,抛撒不均匀率≤ 20 %。
二、玉米秸秆还田
(一)玉米秸秆旋耕还田
适用于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淮北地区等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区域。
1.机具选择与使用。选用的旋耕机能够一次完成灭茬、旋耕、还田、掩埋、覆盖等多道工序。拖拉机的牵引力和悬挂装置应与旋耕机相适应。作业前,要根据旋耕机作业要求和耕地条件合理划分作业地段,清理杂物;旋耕机启动前进行安全检查,作业过程中按照旋耕机操作规定进行。
2.作业要求。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将地表的玉米秸秆混埋入土,耕深≥ 15 cm,耕深合格率≥ 85 %;在可耕条件下,壤土碎土率≥ 60 %,黏土碎土率≥ 50 %,砂土碎土率≥ 80 %,耕后地表平整度≤ 5.0 cm,耕后田角余量最少,田间无漏耕和明显壅土现象。
3.后茬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旋耕后播种小麦,播前旋耕两遍,镇压踏实。旋耕机作业地表要基本平整,旋耕前施基肥,耕后及时镇压。选用小麦宽幅精播机播种,行距为20—25 cm,播种深度为3—5 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磷、钾化肥及锌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50 %—60 %作基肥,40 %—50 %拔节期追肥。也可以选择小麦专用型缓释肥,一次性基肥施入。入冬前,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前灌溉。春季根据苗情及时开展追肥和浇水。
(二)玉米秸秆深翻还田
适用于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淮北地区等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区域。
1.机具选择与使用。选用铧式犁一次完成深耕、混匀、翻埋等多道工序。可根据动力、土地面积等情况选择单铧或多铧犁,拖拉机的牵引力和悬挂装置应与铧式犁相适应。作业前进行耕深调整、耕幅调整、水平调整、入土调整和正位调整,使秸秆完全被掩埋在耕层中。
2.作业要求。使用铧式犁进行深耕作业,将地表的玉米秸秆深翻入土,耙平压实,耕深≥ 25 cm,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 10 %,立垡率≤ 3 %,回垡率≤ 3 %。根据土壤适耕性,确定小麦耕作时间,适宜作业的土壤含水量为15 %—22 %。深翻应避免将大量生土翻入耕层;深耕前施用基肥,翻耕后秸秆覆盖要严密,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压实作业。
3.后茬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播种、施肥等同“玉米秸秆旋耕还田”管理。
(三)玉米秸秆深旋还田
适用于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淮北地区等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区域。
1.机具选择与使用。选用配套动力≥ 180马力拖拉机的秸秆切碎施肥深旋耕压实一体机,一次完成灭茬、秸秆切碎、施肥、深旋耕、压实等多道工序。作业前,要根据深旋耕一体机作业要求和耕地条件合理划分作业地段,旋耕机启动前进行安全检查,进行耕深调整,作业过程中按照深旋耕机操作规定进行。
2.作业要求。使用秸秆切碎施肥深旋耕压实一体机进行深旋作业,将地表的玉米秸秆均匀的深旋混入0—30 cm的耕层土壤中,旋耕深度≥ 25 cm,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 10 %。在可耕条件下,壤土碎土率≥ 60 %,黏土碎土率≥ 50 %,砂土碎土率≥ 80 %,耕后地表平整度≤ 5.0 cm,耕后田角余量最少,田间无漏耕和明显壅土现象。
3.后茬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深旋耕后一般不需造墒,及时播种小麦。播种和施肥等同“玉米秸秆旋耕还田”管理。
三、水稻秸秆旋耕还田
适用于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安徽淮北地区等小麦-水稻轮作种植区域。
1.机具选择与使用。选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旋耕机或复式作业机进行水稻秸秆还田作业。有条件地区,优选集旋耕灭茬、施肥播种、镇压开沟等作业环节的多功能一体机进行一次性作业。
2.作业要求。水稻秸秆粉碎后及时旋耕整地,选用反转灭茬旋耕机作业1遍,旋耕深度要求达12—15 cm,水稻秸秆入土率≥ 80 %,沟底平整、漏耕率≤2.5 %、重耕率≤5 %,旋耕作业后地表平整度≤5 cm,无明显秸秆集堆现象。
3.后茬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根据播种时期、温度、墒情、秸秆还田整地质量等影响因素适当调节小麦播种量。基肥宜选用尿素配施复合肥。使用小麦匀播机、带状匀播机或宽行条播机实施播种作业。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选择全还田防缠绕施肥播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直刀深旋、施肥、播种、独体镇压、秸秆覆盖等5道工序,宽窄行播种,行距12 cm/30 cm;土壤过湿条件下,选择旋耕起垄高畦播种机,旋耕过程中同步开沟起垄,机械条播,畦面1.7 m,畦沟宽30 cm,畦沟深16 cm。小麦播种后适时机械开沟,健全沟系,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排涝降渍,遇阴雨天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基于秸秆还田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秸秆还田的田块实行氮肥适当前移,适当增加基施氮量。
来源: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csdt/content/effc33fb-049d-48b2-b51b-d4924b0a6a8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
-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2025-07-16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
-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2025-07-16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