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 “秸”尽其能,变废为宝
为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区农业农村局及江洲镇政府积极行动,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政府投入、大户参与的模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做到“秸”尽其能,变废为宝。
江洲镇是柴桑区最大的农业乡镇,耕地面积7万亩,复种面积13万亩以上,其中水稻1.8万亩,玉米3.5万亩,小麦4.5万亩,大豆1.8万亩,油菜1万亩,棉花1万亩。秸秆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可以综合利用的秸秆量接近5万吨。近几年秸秆不能焚烧,导致种植户粉碎、运输秸秆成本增加,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又会给有害幼虫卵和病菌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还会影响后茬农作物的幼苗生长。因此,秸秆循环利用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2022年区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把柴桑区最大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黎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介绍到江洲镇政府,双方一拍即合,投资1600余万迅速购置先进设备进行水稻和玉米秸秆的收割、打包、存贮。秸秆收储率达到85%以上。今年的收割模式是收割企业和种植户“两不找”(企业不要收割费用,种植户不要秸秆费用),7天时间基本完成了江洲目前需要处理的水稻和玉米秸秆收贮作业。根据企业杨振义总经理介绍,明年准备采用的是企业免费收割小麦、玉米、水稻,同时打包收割秸秆,也是“两不找”,相当于变相地给了种植户每亩60-80元的秸秆费用。这种秸秆回收模式既解决了江洲的农田秸秆残留问题,又解决了养殖公司饲料问题,还能给种植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一举三得。
以前柴桑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有“礼莱模式”,现在又有“江洲模式”,人人嫌弃的农业废弃物的秸秆,成为大家争抢的致富宝贝。
大型秸秆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收割打包后的秸秆包等待外运综合利用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210/t20221024_58076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李春华赴省农科院水产...2025-07-25
-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高会...2025-07-24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2025-07-23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
- 李春华赴省农科院水产...2025-07-25
-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高会...2025-07-24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2025-07-23
- 2025年度全省农业...2025-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2025-07-21
- 王建球赴双峰县、涟源...2025-07-21
- 2025年全国秋粮病...2025-07-18
- 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2025-07-17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