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稻田边的“情报站”

时间:2022-09-20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9月14日下午,走在江都区吴桥镇三五斗合作社的田埂上,眼前绿色的田野,浅黄色的稻穗,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两天刮台风,就怕刮来稻飞虱,要时刻关注‘情报站’的情报,做好病虫害防控。”合作社技术员孔德利说的“情报站”就在田头,一处是架着黑色的光伏板,一处是架着白色的网袋,并看不出“玄机”所在。

  “黑色的装置是墒情监测站,白色的装置是虫情测报站。”孔德介绍说,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是检测土壤墒情的一种仪器,它适时测量土壤中的温度、湿度分布情况,并把数据上传到手机、电脑;虫情测报站,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来引诱害虫,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远程查看监测的虫情,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和计数。

  有了两个“情报站”,就好比有了“千里眼”。孔德利和工人无需亲自跑到田间查看,不仅省时、省力,还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控虫害。

  上个月“情报站”显示虫情严重,孔德利立即组织工人投放了赤眼蜂,它是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天敌。赤眼蜂将自己的卵产在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卵内,这样害虫就无法孵化,从而有效控制水稻螟虫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

  “眼下水稻灌浆,稻田里最好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这样可以调节田里的温度,每天早中晚,我都要看下墒情监测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孔德利说,有了准确“情报”,种田就像吃了“定心丸”。防“害”于未然,水稻才能丰产丰收。今年,三五斗合作社3000亩水稻跟往年相比,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减少了1/3,“情报站”功不可没。(江都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qxdt/202209/dcc3064a8d6941b4a8fd67efae5964d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