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调研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加快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2-09-15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十年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化正在逐步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阶段转型升级,为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一、从“人扛牛拉”到“机种机收”现代农机为粮食丰收、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进入4月下旬以来,阜蒙县大固本镇的田间地头热闹了起来,收秸秆、整地、播种……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在大田里大显身手,春耕大忙时节已经到来。

  “干完这趟,赶紧加种加肥吧。”大固本镇通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正在指挥农机手。此时农机手正在操控一台有辅助直线驾驶功能的拖拉机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播种过程不但实现自动驾驶,而且垄型笔直、垄距精准均匀、实现缺种断肥语音报警,这才不到两个小时,已经种完10多亩地了。理事长说,过去种地播种至少得一个半月,现在有了新型农机,半个月左右时间就干完活了,不仅节省人工,而且出苗率高,苗齐、苗壮。

  据阜蒙县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以前人工收获玉米平均一天收获0.8亩左右,用玉米收获机收获,平均每台每天收获100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的125倍,亩收费成本是人工的67%,可以说机械收获省时、省工、省钱。

  经过“黄金十年”,我市农业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截止2021年末,我市农机装备总动力突破290.21万千瓦,比2011年222.59万千瓦增长了30.34%。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7%,比2011年的73.1%增长了17.6个百分点,其中,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由2011年的81.4%和40.3%增长到2021年的96.7%和72.4%。2020年,我市阜蒙县、彰武县双双被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2020年和2021年,彰武县、阜蒙县分别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粮食丰收、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特别是一些国际国内高端大型智能农业机械和农机新技术在我市得以推广和应用。标志着我市已经正式由过去传统的人畜生产模式进入到农机化生产的新阶段。

  二、从“局部环节”到“全程全面”,智慧农机赋能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紧紧围绕全市农机化技术需求,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创新方式,采取行政推动、政策牵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4条主要有效措施,促进了玉米、花生、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

  一是行政推动。重点项目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作为农口的重点工作来部署,通过制定文件,对县(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督查通报等有效手段,形成强大的政府推动力。

  二是政策牵动。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买农业生产重点环节、薄弱环节所需的农机具。资金虽然有限,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许多犹豫观望的农民加入到新技术新机具应用中来。

  三是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站、电台、报纸等媒体及举办现场会、培训会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宣传工作。通过影响领导、示范农民、形成舆论导向,引起社会关注,形成广泛共识。为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示范带动。积极开展典型引路,现身说法活动,在农民的身边寻找技术推广的代言人,让农民信得过的人来说话,让农民亲眼目睹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带来的好处。自动使用新技术。

  三、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种田”,政策能力、服务优质,好农机有了更大用武之地

  实践证明,由于农机户由于体量小、资金小、设备差、技术弱等原因,在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中面对农机作业中急难险重问题时“单打独斗”很难胜任,而农机合作组织由于机具好、技术强、人力多等优势“报团种田”,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中充当了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角色。实战中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攻坚克难,传道授业解惑。近些年,我市农机深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基地建设等国家、省、市重大、重点项目都是由农机合作组织承担的,他们在项目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这几年我们农机管理部门制定了农机合作组织在购机、农机作业、承担项目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我市农机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1年,我市仅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59个,从业人员达950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460个,从业人员达5817人,拥有各类农机具20000台套,资产总额达4亿元,可为15万户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作业服务收入可达3亿元。服务涉及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生产、棚菜生产等多个领域,服务项目逐渐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不断扩展,为我市农机化事业向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fuxin.gov.cn/newsdetail.jsp?id=73150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