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湖北日报报道:蔬菜大棚 智慧大脑

时间:2022-08-18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叶路洲智慧大棚蔬菜基地。(通讯员 余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吕有明 罗雨

  “这个是智能水肥一体机,它可根据大棚内土壤的湿度,自动浇水,一个小时滴灌一个大棚。同样面积,过去人工浇水,需要一天。”8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管理员郑朋飞一边介绍种植情况,一边演示大棚智能操控。

  示范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总规划5000亩,一期完成大棚建设500亩,66座智能温室大棚一字排开,如列方阵。

  叶路洲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江心洲,四面环水,全域3万亩,土地肥沃,没污染,适合大面积种植有机蔬菜等农作物。2020年,湖北齐安国投公司牵手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成立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叶路洲土地打造智慧蔬菜种植示范园。

  大棚内,一块环境采集系统显示屏上,数值不停跳动,包含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指标。郑朋飞说,每个智能温室大棚面积约4亩,投资70万元左右,装有多个传感器,配有卷帘控制柜、智能水肥一体机、植物补光灯等智能化设施,可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生长环境中。

  以防风透气为例,轻轻一按防风控制器,大棚薄膜就自动打开或关闭,如果是人工操作,150米长的大棚要来回拉扯绳索300次以上。

  “这就是物联网,精准管理、智能控制,每个大棚只需1个人管理,节约60%劳动力,产量比普通大棚高40%左右。”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技术员孟庆海说,以水肥灌溉为例,传统大棚何时施肥、何时灌溉、施多少肥、浇多少水,都是根据种植经验而定,容易出现超量或不足;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土壤数据,当土壤水分含量到达触发灌溉数值时,水肥一体机自动浇灌、量好为止。

  目前,示范园所有大棚都在“闷棚”——用高温杀死细菌和杂草,发酵有机肥,改善土壤。郑朋飞说,今年上一茬大棚蔬菜全部销往江浙沪地区的大型商超,供不应求。8月底开始种上新一茬蔬菜,包括杭椒、尖椒、西红柿、茄子等,订单来自南京、武汉等地,“正常情况下,每个大棚年收益20万元,相当于每亩收入5万元。”

  智能化种植蔬菜在叶路洲不是个例。去年7月落户的盛达绿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2000亩,已建成两座1万平方米的连栋膜棚、4000平方米的智能化立体栽培展示馆,应用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让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智能车间”。

  堵城镇党委书记徐珂说,叶路洲已种有万亩蔬菜,着眼建设黄冈市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该镇持续引导市场主体给蔬菜大棚装上“智慧大脑”,培训本地农民学习蔬菜种植技术,通过承包大棚、劳务入股等多种形式,携手从“汗水农业”迈向“掌上农业”。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208/t20220817_42665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