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奈曼旗新镇乡村振兴靠产业,因地制宜出妙招

时间:2022-07-28 来源:通辽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

  奈曼旗新镇乡村振兴靠产业,因地制宜出妙招

  

  新镇党委、政府立足新镇独有“南山北沙中平原”的地理特点和产业现状,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按照“一村一策”、“区域统筹”的规划思路,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全面促进产业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一、突出重点,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区

  一是发展南部山区林果经济。以北大营子、博等沟等嘎查村为试点,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探索发展鸡心果、苹果、沙果、扁杏嫁接等果树经济林,林间间作矮科作物的立体种植模式。现博等沟村低产林改造项目已成功栽植550亩鸡心果树,盛果期林果及林下经济预计每年收入可达200万元,林果收益惠及40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二是推进中部平原区节水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以杏树洼、新镇村等嘎查村为试点,推广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全程托管模式,探索种植圆葱、土豆、红干椒等高效经济作物,完善温室育秧、冷链加工、物流仓储一体化链条。仅杏树洼村特色种植面积超20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0%,实现增收2万余元/户,同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本村就业务工收入近200万元;三是培育北部沙区特色养殖基地。以舍布日图、伊和塔拉、布尔敦等嘎查村为试点,推广实施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牛出院、树进院”建设,扶持发展牛羊养殖专业村,并探索建设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料基地,实现为养而种,以养定种,循环发展。现伊和塔拉嘎查养殖户超400户,养殖户比列超90%,人均养殖牛4头,户均养殖牛15头,是全镇名副其实的“万头牛养殖基地”、“专业养殖致富村”。

  

  二、强化保障,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一是增强带头意识。镇党委、政府压实党政班子成员挂钩产业发展责任,科级干部定点包联嘎查村,结合现状、深入群众,研究制定发展对策,建立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嘎查村干部结合种植、抢收等关键时节,充分发挥“土专家”、致富带头人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二是坚持专业技能培训。镇党委、政府就新形势下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开展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全镇共组织外出学习50余人次,组织技术培训8次,培训达500人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50余名,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镇党委、政府根据区域特色,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支持,换届后累计争取乡村振兴资金超7000万元。积极推进金融支农,探索“农村+银行”产业共同体模式,充分撬动小额信贷、金融资金聚焦产业发展的作用,全镇共申请金融贷款超2亿元。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下一步,新镇坚持乡村振兴“头雁领航”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北部山区经济林、中部沙区高效经济作物、南部沙区养殖等产业优势,整合配套项目资源,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发展计划,稳扎稳打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探索总结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和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图文供稿:母显杰)

  



原文链接:http://nmj.tongliao.gov.cn/nmyj/qxdt/2022-07/26/content_8474e489b3434467bad8a4c182417d2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