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症青”现象的鉴别及防治
近年来长江流域大豆种植区大豆“症青”现象频发,给豆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此有效的防治点蜂缘蝽势在必行。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从多个学科视角开展研究,分析了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点蜂缘蝽是导致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生产验证表明,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防止“症青”现象的发生。
1.“症青”现象的田间表现:表现为品种正常生育期结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荚而不实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
2.“症青”现象的发生原因
(1)内在原因:籽粒发育停滞,导致源-库关系失衡;
(2)直接诱因:刺吸类害虫为害是造成大豆籽粒幼胚死亡、导致“荚而不实”的“罪魁祸首”;
(3)外部因素:农田环境条件变化可能是蝽类害虫发生数量急剧增加的重要因素。
3.“症青”现象的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在大豆开花后防治,开花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推荐喷施以下药品:吡虫啉、氰戊菊酯(单用或混用);氟虫腈;氯虫·噻虫嗪;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防治;也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00-3000 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0-8000倍液,50%氟啶虫胺睛水分散粒剂(可立施)5000 -8000倍液单独防治。每亩喷雾药液不少于40kg,可结合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zzy/202207/t20220719_7505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2025-08-12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2025-08-12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呋喃香豆素合成受限的...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