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关于乡村振兴!吴江1个集体和2名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

时间:2022-07-04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前期,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表彰了一批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吴江区震泽镇党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孙文广、陈志明两名同志被授予“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称号。

  震泽镇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是吴江的西大门,行政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近年来,震泽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成功获评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集体等荣誉。围绕“三高一美”建设和“一根丝”优势产业,以数字化赋予农业产业创新元素,打造智慧高效、生态绿色、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强化三产融合,因地制宜引入休闲观光、自然教育、农事体验、跨界文创及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版图不断壮大,涌现了一批“太湖雪”“苏小花”“柴米多”网红打卡地,获评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坚持将生态资本变为发展优势、富民路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美三优”行动,结合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建设,依托稻米香径,将金星村、众安桥村、齐心村等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打造了特色鲜明、各美其美的乡村风景线。全镇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特色精品乡村2个、市级特色康居示范区4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做优震泽农村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坚持平台抱团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震泽镇村均可支配收入达1038万元、同比增长10.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同比增长超10%。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收储公司租赁闲置农房等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土地租金和房租收入。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富农作用,成功创建2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村劳务合作社8家,“集体经济快发展、社员入股享分红、村民就业强保障”的共赢局面加快实现。

  孙文广同志从事乡村建设工作10余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勇于担当、擅于创新、经验丰富、成效突出。他积极投身吴江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为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吴江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位列全市第一;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家、市级特色精品乡村13家,数量质量均位居全省、全市前列;9个村庄列入省传统村落名录,327个规划发展村庄实现特色康居乡村全覆盖;2021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对吴江区作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在“江村”乡村振兴品牌引领下,吴江连片打造的“魅力大运河”“美丽湖泊群”特色田园乡村组团,充分彰显了以水为脉、粉墙黛瓦、田园与乡村相映成趣的水乡风貌,“走到哪个村都是特色田园乡村、看到每处景都是江南水乡风貌”的美好蓝图逐步展现。

  近年来,盛泽镇黄家溪村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志明的带领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为引领、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导向,在实践探索中描绘了田园乡村新画卷,黄家溪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等荣誉称号。陈志明同志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始终以服务黄家溪村发展为己任,通过大力推进黄家溪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复刻“黄溪八景”文化地标等工程,将黄家溪村打造成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江南特色乡村。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本村及本地区各类困难人群捐款捐物;牵头成立吴江区第一个村级商会,发动村内企业家先后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帮困基金捐款1400多万元。2021年,黄家溪村村级集体资产达8508万元、经营性收入5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2万元,切实发挥了乡村致富带头人作用。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sqdt/202207/a6a8e2ffd70c40309a252a2a14f4f97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