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

在慎独自律中提升境界觉悟

时间:2022-06-14 来源: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这几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送杨燕之东鲁》,其中提到的“杨伯起”就是以“四知拒金”而闻名的东汉名臣杨震。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在赴东莱郡就任途中,路过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在当地担任县令的正是经他举荐的王密。王密感念杨震的提携之恩,白天空手去拜见了他,晚上则怀藏十斤金子准备相赠。当王密把心意表明时,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就是说:我作为老朋友是因为了解你的才华举荐你,而你却不了解老朋友的为人,这是为何呢?王密劝道:“暮夜无知者。”杨震回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此言一出,王密顿时感到无地自容,“愧而出”。“四知拒金”生动体现了杨震“暗室无欺”的慎独境界和高度觉悟,诚如后人所评:“‘四知’可质鬼神,足千古矣。”

  事实上,“四知拒金”只是杨震慎独自律的缩影,这种品性贯穿着他的一生。史载,杨震为官两袖清风、不受私赠,其子孙也粗茶淡饭、生活清苦,不少长辈好友劝他要为后代着想,多为子孙购置产业,但杨震始终不为所动,他表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他看来,让后人以清白官吏子孙的身份处世,正是自己留给后代最丰厚的遗产。杨震晚年还在《遗训》中特别告诫子孙:劳心苦志,立锥虽无地,创置何难;好逸偷安,纵积粟成山,消耗亦易。杨震境界觉悟之高颇为后人称道,成为慎独自律的典范。2017年1月6日,习主席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专门讲了杨震的故事,并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

  慎独自律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修身正己之道。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慎独自律既是修身正己的方法,也是高尚的境界觉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有着崇高理想追求的先进分子,在慎独自律方面必须更自觉、更笃定,在境界觉悟上必须更高远、更纯粹。习主席曾深刻指出,党员干部要“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

  党员干部慎独自律,就是要“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仍能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事实上,如果缺乏强大思想定力,要始终做到慎独自律并不容易。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会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影响,如果信仰信念不坚定,就容易走向腐化堕落。炼就金刚身,不怕百毒侵。做到慎独自律,就要自觉强化科学理论武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夯实理论根基、筑牢思想堤坝,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切实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做到慎独自律,就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警觉,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时刻反躬自省,经常对照党章要求检视自身不足,自觉涵养“洁白朴素”的生活情趣,坚决摒弃任何低级趣味,做到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切实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修炼中不断提升境界觉悟。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ztzl/djzl/1928976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