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五措并举”全力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今年来,山阳县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底线,把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有效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抓手,五措并举,扎实推进,为全面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夯实了基础。
一是强组织,落实落细任务。成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春季农业生产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推进会,印发《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将全年粮食播种任务细化分解,建立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台账,把种植任务落到实施到镇村、到人、到地块。
二是建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建立了“每日调度、定期通报、常态督导、适时约谈、严格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日报制度,确定专人准确、及时上报生产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上报面积不实、不能全面完成任务的镇办相关责任人由县领导进行约谈问责,促进任务完成。
三是优服务,加大指导培训。抽调54名农业技术干部组建了18个技术服务队,建立联镇包抓工作机制,印发了技术指南,重点围绕品种、带型、施肥、密度、机械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深入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
四是增动力,强化政策扶持。把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有效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抓手,印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鼓励农户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纯种大豆每亩补助100元;茶园、果园套种大豆每亩补助50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亩补助50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由县农业农村部门统一供应种子,并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亩补助50元。弥补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增加的成本,按照“一折通”补贴操作程序进行发放。
五是抓点带动,推动落实。组织农技专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结合实际,重点推广220cm“2+3”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建立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3个、县级示范区点18个,高标准建成示范点5600亩,有力带动全县2.5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落地。
据了解,目前山阳县各镇办春播大豆3.8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6万亩,正在组织夏播任务落实,预计在6月中旬前完成全年玉米和大豆种植任务。
原文链接:http://nyncj.shangluo.gov.cn/templet/shangluoshi/xcbdshowarticle.jsp?id=65234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