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季度流转土地22万亩 助力小站稻产业振兴
日前,记者从天津市农委获悉,2022年一季度,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农交所)累计组织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1231宗,流转土地22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坑塘水面4万亩)。利用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交易系统,既让想种地、会种地、能种好地的人通过公开、规范的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又让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对小站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小站稻”作为天津的“地方名片”之一,已取得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商标。近年来,天津在津南、宁河、宝坻等有条件的涉农区建立小站稻种植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全面推动小站稻产业振兴。在此过程中,天津农交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小站稻产业振兴目标,在土地规范流转、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天津小站稻种植区,土地上平台公开流转,使交易流程透明化、规范化,充分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决策参与权、收益分配权,给农民吃下“定心丸”,提高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天津农交所平台制定统一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和农户书面委托书,对土地流转交易合同实现网签备案、系统管理,从制度上完善土地流转流程管理,保障流转受让方合法权益,让小站稻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放心流转土地。
2022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北里自沽村将该村部分农户委托村集体流转的承包地共计1898亩通过天津农交所统一流转,经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并由镇审核、区备案后通过天津农交所平台公开发布,挂牌底价1150元/亩/年,流转期5年。3月16日上午,该宗土地经过50轮报价,最终以1231元/亩/年的价格成功流转,小幅溢价7%,受让方为小站稻种植大户。土地公开、规范流转,既保障了各方权益,防范基层微腐败,真正做到“政府放心、百姓安心”,也为保障小站稻种植面积提供了可靠渠道。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05/t20220516_639934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