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

湖南日报丨零陵区灵仙观村2323亩水田全部插下早稻——“老把式”传技,全村无闲田

时间:2022-05-12 来源:永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杨万里 陈斌

  5月9日,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灵仙观村,禾苗返青,田间渐绿。

  驻村5年多的农发行永州零陵支行工作人员蒋邓告诉记者,在老党员杨迪国带领下,全村2323亩水田无一空闲,全部插下早稻。

  杨迪国怎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村民眼中,杨迪国不但是老党员、老支书,还是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爱种田、会种田的“老把式”。

  村民唐南峰介绍,杨迪国就见不得田土抛荒。

  以前,杨迪国每年耕种30亩水田。2011年,时任村支书的杨迪国见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水田抛荒,便买回旋耕机,把外出户没人耕种的120亩水田流转过来种植水稻。

  2014年,杨迪国进一步扩大种田规模,种植水稻200余亩,添置了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

  没想到,这年9月底,杨迪国操作收割机收割晚稻时,左大腿不慎卷入机器内,造成严重受伤。到医院住了40天,花光了多年积蓄,还成为肢体三级残疾人。如今,他走路时仍一瘸一拐。

  田还种吗?面对亲友劝说,杨迪国态度坚定:我是农民,种田是我的根本!

  2015年春,还在休养中的杨迪国拄着拐杖来到田埂上,指挥请来的村民犁田、抛秧。身体状况稍好些,他便开着农机在田间忙开了。

  杨迪国不仅爱种田,还种出了好效益。他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他每年种田200余亩,全部采用抛秧,亩产稻谷600公斤,单季亩均纯收入达400余元。

  见杨迪国种植水稻有一套,不时有村民来请教,杨迪国都毫无保留地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指导大家开展深施肥料、搞好水田干湿管理等。


原文链接:http://nyw.yzcity.gov.cn/nyw/0203/202205/e2f3f2e065ec455bb363922db73fa2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