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保障扩早稻 打好春播粮食生产第一仗
咸宁市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多措并举加快恢复发展双季稻,推进早稻面积到户到田,打好春播粮食生产第一仗。
1.落实组织保障,坚决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我市把恢复发展双季稻作为稳定粮食产能的重要抓手,层层分解落实早稻生产考核目标,制定面积落实方案,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3月17日,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22年粮食大豆双季稻生产考核目标的通知》(咸政办电〔2022〕12号),将粮食面积296.1万亩、早稻面积38.62万亩、晚稻面积39.64万亩的生产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同时把双季稻播种面积作为全市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指标及市委市政府全年重要督办事项。
2.落实市场保障,大力培育生产示范主体。年初,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70个双季稻恢复发展宣讲组,进村入户宣讲双季稻轮作试点优惠政策。支持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领办双季稻生产示范片60个,带动全市4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恢复发展双季稻,建设早稻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多万亩。通城县采取“双流转”方式,即零碎耕地由村组集中流转、率先发包给双季稻生产主体,推进双季稻规模化生产。
3.落实政策保障,强化政策金融支撑。组织实施13.5万亩双季稻轮作项目,每亩补贴早稻150元、晚稻150元抓住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等产粮大县作为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机遇,做好宣传发动、政策解读,实现双季稻生产保险全覆盖。对尚未列入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通城县、嘉鱼县等,已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发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早稻生产资金支持力度。恢复发展双季稻赤壁市安排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发展早稻,同等享受项目补贴政策。
4.落实科技保障,强化服务增量提质。印发《咸宁市2022年科技闹春耕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率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四新成果”运用于早稻生产,做到“早稻生产大户、早稻生产示范基地、早稻生产发展重点村”“三个全覆盖”。推广无人机运用早稻直播,完成飞播面积8万亩;推广早稻麻地膜育秧面积1.5万亩;发展早稻订单生产3万亩。组织实施双季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程,为双季稻恢复发展提供良种支撑,已收集展示早稻品种18个,于3月26日完成播种。
原文链接:http://nyj.xianning.gov.cn/nyzx/gzdt/202204/t20220426_26048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