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推动实现“建管合一”
2021年高标准农田IDI保险安徽首单在我县落地,2022年成为全省高标准农田保险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县(全省2家),标志着金融保险正式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达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管合一”,实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理、维修、养护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来安经验”。
一、“保险+风险管理”,为高标准农田再添一把“安全锁”
投保公司积极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以下简称“TIS机构”),TIS机构对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巡查监管,定期提交工程质量巡查记录及过程评估报告。从工程开工起至工程竣工结束,不定期进行实地巡查,提出潜在质量风险问题,有效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为工程质量再添一把“安全锁”。
二、“保险+综合保障”,为高标准农田再加一件“防护衣”
农田建成后,为避免出现损毁但无维修资金渠道(或获取资金程序繁琐)进行维修,小段损失整体工程的问题,工程质量保险机制提供长达十年期的保质量、保自然灾害、保意外事故的综合保障,为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再加一件“防护衣”,从而兜底保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
三、“保险+‘云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再配一副“明目镜”
针对日常管护不到位造成的工程常年带病运行、使用年限明显缩短的问题,来安县项目建设部门积极深入试点区域了解当地管护情况,投入资金开发管护人员系统,设置管护人员巡查监督、问题上传、语音汇报等功能,为一线管护人员及村、镇、县、市等“五级管护”设置权限,实时监督管护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
来安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原则,开创了高标准农田保险机制,开拓了“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修复”三位一体新格局,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标准农田保险网格为目标,保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工程良好、高效运行,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uzhou.gov.cn/xwdt/zhxw/11042390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