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反诈宣传应创新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下沉,为农村带去数字化便利的同时,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加。今年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
但网络的高速发展给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滋生土壤。2019年发布的《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中30%以上涉及诈骗罪,占比最高。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受骗的主要四类人就包括农村地区人群。可以说,不法分子一旦盯上农民,尤其是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农村留守人群,就极有可能打着各种眼花缭乱的幌子,利用农民获取信息渠道窄、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等短板骗取钱财,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当前,网络诈骗呈现出手段多变、形式多样、赃款转移迅速等特点,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救济往往无法奏效,即使追回钱款也所剩无几。因此,通过反诈宣传传播反诈知识,帮助农民提升防骗意识和鉴别能力才能减少农民落入骗局的可能。
然而,以往农村反诈宣传常采用发传单、发短信、挂横幅等传统方式,其传播范围、传播速度有一定局限,不能很好适应打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形势,而且传统反诈宣传在形式上多是“你说我听”的简单重复,实践中农民接纳程度并不高,“不识字”“看不懂”的情况时有出现。
农村反诈宣传不妨换个思路、换种方式。首先,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受众广、传播快、成本低的优势,创作各类农民喜闻乐见的反诈推文、短视频、微电影,吸引农民观看,在休闲放松中学习防骗知识。其次,要创新传统媒体宣传方式方法,例如对真实案件加以改编,制作引人入胜的法制节目。最后,要充实反诈宣传内容,避免简单重复和理论说教,各地可以结合农村实际拆解典型案例,深度揭露新型诈骗陷阱、骗术手段,切实提升农民反诈能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110/t20211014_82354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