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
良好信用是获取贷款的重要条件。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环境不太理想。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基本不贷款,也不敢贷款,谈不上建立金融信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抵押物,农民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即便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曾给贫困户贷过款,但部分贫困户贷上款后,认为贷的钱是国家给的,不愿意还款。甚至有的贫困户没有将贷款用来发展产业,而是用来消费了,导致无法还款,被金融机构锁定为“黑户”。因为信用不良,一些贫困户得不到贷款,无力发展脱贫产业。最终只得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由金融机构特事特办,通过“信用洗白”,让这些贫困户贷上了款,走上了发展产业的正轨。从“三户联保”到“五户联保”,从5000元小额贷款到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大额贷款,通过不断贷款,扶贫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了,由此农民们深刻认识到金融信用的重要性,还款主动及时,不少农民建立了良好的金融信用。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和脱贫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量加大,需要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
这是因为,农村金融信用培育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随着贷款资金量的增加等因素,农村金融信用也迎来了新挑战,特别要增强大户和专业户的金融风险防控意识。此外,还有众多的农民没有贷过款,没有建立金融信用,需要大力宣传金融信用意识,引导农民形成“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基本信用意识。
做好金融信用宣传工作不单纯是金融机构的事情,需要县乡村三级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不留死角的良好局面。对此,各地做法不一,其中,通过培养“信用村”来培养“信用户”是一个好办法。近年来,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积极“送贷下乡”。通过与村两委合作,将村里品行好、有产业的农民列为“信用户”,并建立相应的约束和优惠机制。一般一个村子有几十户“信用户”就可以成为“信用村”。由于有信用,农民获得贷款门槛低、利率低、速度快,“信用村”机制不但满足了专业村对现金流的需求,很好助力了产业扩规提质,也拓宽了非专业村的产业发展之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脱贫地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地方政府要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传递好农村金融“信用接力棒”,让金融活水持续流进乡村田野,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110/t20211022_8238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