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公众监督

供需状况趋于宽松 玉米价格下跌或许是破局之匙

时间:2021-09-02 来源:南阳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由于经销商的挺价和深加工商的积极备货,玉米现货价格上涨,导致玉米期货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略有反弹。展望后市,今年国内玉米高产的可能性较大,需求难以改善。此外,外盘玉米不振,预期玉米的弱势运行趋势难以改变。

  丰产已成定局

  由于政府临时储备玉米耗尽,去年玉米产量减少,市场看涨情绪浓厚。自去年新玉米上市以后,玉米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由于玉米种植的效益远远高于大豆等其他秋季作物,受种植利润低的驱动,今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同时,今年的天气条件也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生长。玉米是一种怕旱不怕涝的作物。全国各地的主产区高温多雨,干旱地块面积鲜有,这使得国产玉米生长不错。市场预计单位收益率和总收益率将明显增加。有消息表明,中国主要玉米主产区的土壤含水量较上年同时期有较小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有不错的丰收基础。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为4267万公顷,比去年增加140.6万公顷,增长3.41%。今年玉米产量为27181万吨,比去年增加1114万吨,增长4.23%。

  深加工不容乐观

  去年新玉米上市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猪价高企,养殖利润丰厚,养殖端对高价玉米尚可接受,一度成为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但随着猪价回升,需求并未同步增长,猪肉供应短期内出现过剩。今年初,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至今生猪养殖业全线亏损,为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价格偏低的小麦、稻谷、麸皮、高粱和进口玉米粉等能量饲料替代玉米,成为生猪、蛋禽、肉禽等养殖业的一种选择,导致玉米饲料消费量降至近几年的低点。受到猪肉价格下跌的拖累,其它肉蛋价格也难有起色,养殖利润空间不大,短期内难以接受高价玉米。另一条玉米消费渠道深加工同样不容乐观。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不断侵蚀玉米深加工业的加工利润,导致玉米深加工业只能靠吃喝玩乐赚钱,所以深加工业的开工率维持在偏低的水平。根据监测,截至8月19日当周,纳入调查的66家淀粉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为54.95%,周环比上涨了1.82个百分点,但仍然是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另外,在2021年33周(8月12日至8月18日),全国主要122家被调查玉米深加工企业(含淀粉、酒精和氨基酸)共消费玉米85.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5.0万吨;与去年同比减少17.2万吨,减幅16.74%,为近4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外盘破位下滑

  因玉米进口量持续增加,外盘玉米价格涨跌直接决定玉米进口成本,内外盘玉米价格联动增强。因近期美国玉米产量高于预期,CBOT玉米破位下挫,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利空影响。在进行了将近一周的实地调查之后,上周美国咨询服务公司ProFarmer预计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产量将超过美国农业部8月份发布的最新预测。受到近期多雨影响,美国玉米长势有所恢复,单产形势转好。Pro Farmer预计,美国的玉米单产将达到每英亩177蒲式耳,总产量将达到151.16亿蒲式耳,明显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74.6蒲式耳/英亩和151.65亿蒲式耳。上个星期,美国玉米继续下跌,创下近一个月新低。出口玉米下降,玉米进口成本下降。

  综上所述,由于玉米丰产在望,玉米进口增加,供给扩大,但无论是饲料端还是深加工端都不太景气,难以支撑玉米价格的高上涨。供强需求会让供需关系变得宽松,玉米价格下降换取需求增加或许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文章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jcyj/451321.htm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