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超86%

时间:2021-08-0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 扶持培育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体 

  ● 初步形成一批不同区域的收储运体系

  ● 总结提炼一批典型模式技术

  ● 探索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机制

  广西日报南宁讯 (记者/陈静)我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主要领导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批示指示要求,大力推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主体,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基地带动、规模发展、产业融合的秸秆循环农业典型。目前,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持培育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体。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补贴,全区累计引进和扶持扶壮扶强华万、华润、理昂、琦泉、三堡等年秸秆利用量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48家,四野牧业、甘牛集团等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养殖企业83家。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主体实力不断增强,秸秆离田利用能力稳步提升,全区秸秆离田利用率达25%以上。

  初步形成一批不同区域的收储运体系。各地按照水稻、玉米、甘蔗秸秆利用和收储特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等方式,培育形成1200多个各类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年收储运农作物秸秆达300万吨以上。如龙州县成立了12个专业合作社,设立30多个秸秆收购点;柳城县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收购点+经纪人”收储利用体系,忻城县形成“秸秆换肥料”“秸秆换牛羊”模式。

  总结提炼一批典型模式技术。全区各级农业农村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总结提炼了十大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和秸秆五化利用、收储运等六大类集成技术体系。主推模式技术包括秸秆还田循环培肥模式、“秸—饲—肥”种养结合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模式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技术,系统解决了一批秸秆肥料化还田、秸秆高效收储运、秸秆产业化利用等问题,并在我区水稻、玉米、甘蔗等主产区的53个重点县(市、区)进行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1.5亿亩次。

  探索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宾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与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挂钩的“补奖罚”机制,为全区开展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经验借鉴。目前,全区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区)和132个乡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与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挂钩的“三合一”生态补偿机制试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9701889.s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