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五寨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型马铃薯 蹚出农业产业转型特优新路

时间:2021-08-09 来源:忻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冷凉区,国土总面积208万亩,辖3镇7乡107个行政村,总人口1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8万人,总耕地74.5万亩。五寨土地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4.9℃,有效积温2452.3℃,无霜期120天左右,年降水量478.5毫米。全县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强、无公害、无污染,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五寨县紧抓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遇,坚定实施“特”“优”战略,积极引进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掀起“土豆革命”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转型,让“小土豆”变为“大产业”。

  一、立足资源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助力产业发展。近年来,五寨县依托土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产业条件优越、科技力量较强、群众基础良好等多种优势,紧抓“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县政策支持,先后下发《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扶持措施,借助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大同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省脱毒薯类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成智能温室4000平米、网棚150余栋,建成开放式高山繁育基地10000亩,种薯储存能力达3000吨,三级繁育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原原种、原种、一级种扩繁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的种薯繁育推广体系雏形。同时,先后引进晋薯16号、冀张薯8号等新品种20余个,推动全县马铃薯优种使用率达到100%。

  二、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发展基础,推动项目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开局。项目规划建设以来,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项目领导组、技术指导组;五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组,人大常委会主任、分管农业副县长现场指挥;同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全力推动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加快土地流转,高效推进。按照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建设要求,投资1200万元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万亩,涉及小河头镇、胡会乡2个乡镇、12个村、1683户农户。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动,逐户走访,全员动员,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超预期、超规划完成土地流转。三是完善配套设施,高标打造。投资840万元平整农田9000亩,动用土方131万方,助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投资7228万元建设现代节水灌溉设施,新建、维修渠系35.5千米,建设大型蓄水池3个,铺设地下供水管网280千米,建设中心蓄水池、配电加药间各80个,同步建设了24个喷灌区、56个滴灌区,形成完备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投资4632万元实施电力设施配套工程,迁改、新建线路65千米,铺设地埋电缆120千米,进一步优化电力保障;投资2110万元改造田间生产路15公里,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的路网布局,推动形成“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的集中连片组织的农业发展模式。

  三、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引领,促进高质高效。一是种植全程机械化。在项目实施、建设中,实行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作业。二是种植技术科学化。精心选用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加工的脱毒种薯,起垄增厚活土层,播前测土配方施肥,播后根据长势和降雨适时浇水追肥,水肥一体科学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效。三是生产经营集约化。通过土地集中连片耕作、机械作业、团队经营,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亩产效益也大幅提升。保守测算,亩产8000斤,收购价0.7元/斤,亩毛收入5600元,薯种、肥料、农药、机械、人工等种植投入3000元/亩,除去成本亩纯收入2600元,比传统马铃薯的种植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

  “十四五”期间,五寨县将按照“2169”发展思路(即:利用南峰、颐峰2座水库、种植现代加工型马铃薯10万亩,年产值达6亿元,带动区域内农民人均增收9000元),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同时积极引进马铃薯生产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逐步建立集“企业+基地+农户”的“育、繁、推、种、加、销、游”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蹚出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特”“优”之路,打造成全省转型发展新高地和“六新”发展的新标杆。


原文链接:https://nyncj.sxxz.gov.cn/zwyw/xzyw/202108/t20210805_3664731.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