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福大使出席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预备会
7月26-28日,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预备会(Pre-Summit)在罗马FAO总部召开,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大使现场出席了开幕式、官方仪式、部长级圆桌会、部长级发言、“从G20马泰拉宣言到粮食系统峰会”等多场重要活动。
7月27日上午,广大使出席部长级圆桌会并发言。圆桌会主题是“转变粮食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迎接挑战”,会议由峰会对话会高级顾问大卫•纳巴罗博士主持。联合国副秘书长阿明娜致开幕辞,尼日利亚副总统、印度农业与农民福利部长、爱尔兰农业食品和海洋部长做开幕发言,中国、埃及、挪威、马里、斐济、洪都拉斯等多国代表在会上发言。
广大使在发言中指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围绕“粮食系统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主题,共同探讨促进粮食系统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非常迫切,意义非常重大。
广大使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我们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1%的人口。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进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全球粮食饥饿问题。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树立新粮食安全观。坚持大农业与大食物概念。解决量的问题以后,重点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坚持大营养与大健康观。促进食物供给与营养需求协调发展。二是提升食物供应能力。中国一直将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优化农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三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生产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质量管理认证,加强农业生态管理。四是促进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发展成果全面共享,采取措施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五是增强食物系统抵御风险能力。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大流行病等多重因素频繁、强烈冲击下,不断提高粮食系统韧性和抗御能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抗灾减灾,不断提高保险能力。
广大使最后指出,中国将继续坚持国际多边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粮食安全和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中国贡献。
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将于今年9月在纽约召开。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jyw/content/post_4351119.html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2025-08-29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2025-08-29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