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中国早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功 有望提前一个季度吃上新粳米

时间:2021-08-02 来源:漯河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

  一种早粳稻新品种19日在江西省上高县通过测产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了突破,南方地区可以在7月下旬收割粳稻,人们今后有望提前一个季度吃上新粳米。

  当天,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测产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进行测产验收。在200亩示范田中,专家组各选取了一块机插秧田和抛秧田,实测产量分别为机插秧田平均亩产613.73公斤,抛秧田平均亩产530.31公斤。

  此前,我国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早籼稻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割。早籼稻品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品种,大部分用作储备粮或工业用粮。

  同早籼稻相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但一般要到10月才能收割。我国育种人员尝试了几十年,一直未能培育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早粳稻新品种。

  此次通过测产验收的早粳稻新品种,填补了这一空白。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家洋介绍,其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等,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培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等特性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

  据了解,李家洋院士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已经确定了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可以对水稻品种的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快速“组装”,有效弥补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偶然性大等短板。

  


原文链接:http://ra.luohe.gov.cn/Show.aspx?ID=8404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