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博物馆走进大自然
暑假来临,参观各类博物馆成为大中小学生们快乐度假的一大选择。在门类众多的博物馆中,自然博物馆承担着引导观众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独特功能。(7月19日《光明日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获得长足发展,自然博物馆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全国已建成自然类博物馆接近200家,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地质、天文等多种领域,更有大量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广义上的自然博物馆分布各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自然科学普及教育的需求。但与此同时,自然博物馆同质化现象也较为突出,一些自然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展示展品、展览形式、宣传推广等方面多有雷同;还有的自然博物馆内容浅薄,过于追求趣味性,忽视了展览内容的深度广度,只顾着让低龄观众玩得痛快,却没有注重成年观众的知识需求。
用多元化为自然博物馆提质。自然博物馆不是游乐场,在体验乐趣时也要让观众增长知识,要进一步优化自然博物馆的多元化结构,在内容和布局上适合更多年龄段的观众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院着力打造“长在自然中的博物馆”,通过建设户外展区,把博物馆转变为生态体验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建在世界遗产上,致力于开发自然研学活动全产业链,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可以深入遗址地进行动手实践,极大增强了体验感。这些自然博物馆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为其他博物馆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也证明了多元化是未来发展的可靠路径。
用智慧化为自然博物馆赋能。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为博物馆创新管理和展示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智慧化正在加速融入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管理、智能体感互动体验、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云展览”等手段,引入智能化、信息化设备,打造“智慧博物馆”,既能提高管理效率、改进服务水平,又能更深度地讲解自然知识,更好发挥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和科普功能。
面对自然教育在国内蓬勃兴起,要进一步建设和利用好自然博物馆,将之打造成自然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云朵)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ztzl_16/wmcj/202107/t20210723_621255.shtml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2025-08-12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2025-08-13
-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2025-08-12
- 2025年河北省畜牧...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2025-08-06
- 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