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四举措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红寺堡区以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为统领,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新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总结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经验做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示范引领。
一是总体规划,分类建设。根据红寺堡区各村的地理位置、人口布局、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等特点,将示范村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整治改善类村庄四大类。红寺堡镇弘德村在大河乡乌沙塘村以整治人居环境为主,打造宜居宜业村庄;柳泉乡永新村、新庄集乡杨柳村以国家森林乡村为抓手,打造特色民宿旅游,实现农户收入增加与村庄特色保护双丰收。
二是集中力量,打造示范样板。红寺堡区集中力量优先满足示范村建设需求,并坚持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筹措700万元资金,在13个示范村采取农户自建、政府统建两种模式,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000座;投资8100万元,实施弘德村、同原村、永新村、沙泉村、柳泉村污水管网项目110公里。
三是干群齐心,打造宜居村庄。通过健全“五项机制”,即领导帮抓机制、日常保洁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督导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在各示范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通过处级领导包抓、部门帮抓、乡镇主抓,各村分别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图、任务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明确工作计划和推进重点。通过“企业+公益岗+网格员+农户”模式,充分调动农户整治环境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户承担起美化、净化村庄的主体责任。
四是细化网格,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规范网格划分,明确工作职责,使网格员切实担负起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社会治安联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民主法治监督员等“六员”职能。综合利用网格员、志愿者、平安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人员,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107/t20210726_2942208.html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