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传统品种“大糯”水稻完成插秧

时间:2021-07-16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

  

  1625735837645047396.jpg

  小暑已过,早造水稻普遍处于扬花期或灌浆期。然而,在道滘公洲水稻种植基地里,一批栽种于田埂水沟边的水稻才刚刚完成插秧。

  据悉,这是道滘传统农家自留品种“大糯”,一年只产一造,在小暑前后插秧,到立冬开始成熟。

  稻农妹叔介绍,1949年以前,由河冲积而成的水乡道滘田地尚未围垦,70%农田是潮田,土质松软,水稻容易倒伏,一年只产一造。因此,在种植水稻时必须选择粗生易长、茎硬、穗大、防倒伏、耐浸、耐咸的品种,而“大糯”就是当时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之一。1954年后,该镇开始大规模修建水闸、排灌分泵、平整耕地,把潮田修筑成围田,耕地土壤质量大幅度提升。1978年,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优”水稻,由于原生水稻品种“大糯”产量不高,所以渐渐被新品种取代。

  稻农妹叔表示,虽产量不如“杂优”,但“大糯”耐涝、抗咸、植株高壮,株高可达1.2米,堪称水稻中的“大长腿”。“大糯”稻谷圆润饱满,米香味浓郁。道滘人将收割后的“大糯”,用传统的碾米机碾成粗米,混以花生、白糖,使用老式爆米机,制作成传统的“爆米花”,成为道滘人家里必备的年货。此外,“大糯”的稻杆晒干后,还可以捆扎成扫把。妹叔说,稻农对“大糯”的管理十分粗矿,不需要打药施肥,种植后任其生长,所以老一辈的人形象地称它为“望天稻”。

  目前,在道滘6个水稻产区中,只有公洲水稻种植区栽种有“大糯”。因“大糯”生长在水边,所以不适合机收,只能人工收割。现时“大糯”长势良好,预计11月中旬可以收获。

  来源:道滘农技中心叶雅贞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565755.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