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科技让蔬菜营养又美味

时间:2021-07-14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蔬”,这是不少人生活的写照。蔬菜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以上,年均产值约2万亿元,成为农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过去,北方城市冬季面临吃菜难,家家户户只有老三样。自1988年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蔬菜产业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产量持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布局逐步优化,“有没有”的问题目前已经完全解决。然而,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存在风味与营养品质不够、产业链延伸不长、综合效益逐年降低等问题,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具体来说,问题有三方面:

  蔬菜产品数量充足,但品质仍需持续提高,这影响收益。长期以来,我国蔬菜育种和生产的第一目标就是高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产品品质的挖掘和提升,有些蔬菜的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短缺,这影响成本。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率依然较低,农艺农机配套差,适用机械推广慢,从种到收费工、费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且劳动力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这成为蔬菜生产的刚性成本。

  产业链延伸不长,流通损耗过大,这影响效率。蔬菜是典型的鲜活农产品,不易保存。农产品精深加工对蔬菜均衡上市具有调节作用。由于蔬菜加工业发展滞后,我国蔬菜流通损耗率高达20%至30%。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采用现代冷链物流,蔬菜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

  解决上述三大问题的钥匙是以科技驱动产业升级。近年来,世界蔬菜消费量保持连续较快增长,但由于劳动力成本因素,一些国家蔬菜生产不断萎缩,这为我国蔬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实现从资源要素驱动为主向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加快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推动我国从蔬菜大国变为蔬菜强国。

  蔬菜改善了百姓生活,技术又将改变蔬菜产业。从产前来看,要品种培优,大力发展现代蔬菜种业,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品种,减少部分高端设施蔬菜品种的进口依赖。从产中来看,要提升品质,提高生产轻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单产和品质的突破,从而破解比较效益低的难题。从产后来看,要品牌打造,解决储运加销环节的突出问题,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发展精深加工,畅通品牌蔬菜的产业链。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107/t20210713_8138061.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