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王科学”来到了咱渭源——渭源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暨种养加能手培训侧记

时间:2021-07-11 来源: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马铃薯要补几次苗呀?”“种马铃薯用白色地膜还是黑色地膜好?”这是渭源乡亲们在培训课堂上抛出的问题。

  7月6日,由渭源县农广校联合"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渭源县腾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的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暨种养加能手培训班在渭源县举办。

  培训现场,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我省2009年科技功臣、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一航研究员正在讲课。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概念到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再到脱毒种薯的主要特性、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要点,从理论知识到种植要点,王一航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给种植马铃薯的农民们。

  作为一个热爱土地,爱好农学的科技工作者,他在培训课堂上,一讲就是两个小时的满满“干货”。对于渭源来说,王一航研究员有着特殊的感情。参加工作后,王一航研究员在省农科院渭源会川马铃薯育种站一呆就是几十年,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乡亲们都亲切的叫他“王科学”。是他不仅让乡亲们在困难的年代填饱了肚子,还让乡亲们在小康路上学会了种“致富薯”。

  “我就是渭源人,我在渭源研究了很多年的马铃薯,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陇薯3号’等多个品种。农民们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种出来的洋芋就更大更好,卖的价格也更高。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义不容辞。”王一航在课堂上这样说。

  70位来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农民代表们聚精会神,害怕错过一个知识点,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科学的种植方式。

  “现在种洋芋必须要学习科学的方式,靠天吃饭用土办法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比如王老说种下去要补苗10次,我们以前根本不会补那么多次的,所以产量自然就低了”莲峰镇元明村的农民王小丽说。

  看到实验室里培育的脱毒种苗,大家更加理解了王老师说的脱毒种苗的培育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植株水分代谢旺盛,抗高温、干旱的能力较强,明显提高了抗逆性。“科研人员花了那么多心思培育出来的肯定比我们随便种的要好呀。”大家互相交流着。

  防虫温、网室繁殖的微型薯原原种叶片翠绿鲜嫩、长势正好,棚外的种薯已经开出了小花。“陇薯3号淀粉含量是最高的,还有很多优良的品种,无论大家需要大批量的种薯还是仅要一麻袋的量,都可以提前预定,我们的种薯种出的马铃薯不好,给大家承诺赔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刘永红对王老指导培育的种薯有十足的信心,因为自2017年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们的种薯就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渭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霞说:“要发展现代农业,仅仅有强烈的热情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今天参加培训的农民们都是经过各乡镇推荐,都有着勤劳纯朴的特点和发家致富的愿望,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通过王老一番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讲解,希望能帮助广大种植户用科学的方法种植马铃薯,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民收入,为我县的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shengneiyaowen/20210709/094632385e19b55c72e.htm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