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农村新报报道: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时间:2021-07-05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郑博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越来越少,留守农村的老年人种田地力不从心。在农忙时节,人难请、工价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机器代人”从事农业生产是大势所趋。同时机械化作业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为广大种粮大户所青睐。地方农业农村局支持引导农户购机用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机具保障。

  近年来,蕲春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总体目标,全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推动农机与农艺融合,积极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目前,蕲春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9%。全县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40.49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6.62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1台、联合收割机856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52台、粮食烘干机91组、无人植保飞机30架,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耕种收+植保烘干”全程机械化。

  然而,全县农机化呈现耕整、收割水平高,机插水平偏低的现状,对此,县农业农村局着力推广机插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全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体系,主要采取以下四点做法:

  一、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现状是耕整、收割水平高,种植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散户育秧质量参差不齐,而机械插秧需要所育秧苗符合机插条件。由于育秧环节繁琐,散户没有掌握精良的育秧技术,导致机械插秧难以推动。为切实改变现状,县农业农村局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实行“订单作业+集中育秧”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代育代插服务。集中规模化育秧统一采购稻种、规范育秧技术,确保秧苗质量,对外提供商品化秧苗。县农业农村局计划在全县创建5个集中化育秧基地,切实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提升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二、各乡镇成立农机技术服务专班,全程提供“保姆式”指导服务。

  每到农业生产时节,成立以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主任为首的技术服务专班,深入田间地头为机手提供农机作业技术指导,对耕整、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关键生产环节进行手把手跟踪服务,及时为机手解决实际问题。农闲时节提醒机手注意机具的维护保养,确保农忙时节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

  三、强化宣传报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知晓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通过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县融媒体中心新闻播放等形式加以宣传,让广大农户人人知晓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助推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做大做强,同时鼓励有意向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尝试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四、利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适当进行工厂化育秧和机插奖补。

  为补齐全县机械化种植短板,对各乡镇长年从事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按照30元/亩、20元/亩的标准进行作业补助,要求参与机插的市场主体必须安装北斗农机终端监测设备,便于作业监测和数据管理。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依托农机市场主体,做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全面推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组织创建,在保持机耕、机收高水平的基础上,启动“四大引擎”主攻短板,通过行政引导、理念引入、典型引路、市场引领,对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中的机械种植环节予以全力推进,进一步固强项补短板,加快提升全县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全力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107/t20210702_3626448.s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