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采用裸眼3D、AR、全息投影等技术和数字升降吊装舞台——演出背后的重庆“智造力”

时间:2021-07-05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

  大气、庄重、恢弘……6月28日,“永远跟党走”——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大量观众给出一致评价。近20个节目、上千名演员参加,该演出不仅规模堪称“重庆之最”,更是对重庆文艺界精兵强将的一次集中亮相。

  从演员组织到节目编排,再到舞台呈现,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主创团队。

  “我参与了无数台演出,这一次对我来说,真是很有挑战性。”执行总导演兼艺术总监刘学伟说,整个演职人员团队有100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仅几岁。他认为从最终的演出效果看,从序《致敬百年》到压轴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个节目的演职人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让人看到了重庆文艺界的力量。

  比如,歌舞《一片丹心向阳开》节目,演员是在一个长17米、高4米、倾斜角度达50度的斜面,完成翻滚、拉伸、交叉等动作,“绣”出心中的五星红旗。该表演方式对于人的重心把握要求很高,且演员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还需要变化队形,难度非常大。但台前幕后的所有人都秉承着高水准、严要求的文艺工作追求,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反复打磨每一个作品。

  视效总监谢驰称,为了充分展现百年峥嵘岁月、百年辉煌历程,把最美舞台效果献给观众,本次演出在舞美设计上同样新意倍出,不仅采用了裸眼3D、AR、全息投影等技术,还采用了数字升降吊装舞台,使得舞台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立体,进而打破了传统庆祝性晚会的局限,让演员的情感表达更加充分,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节目编导、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李文婷也表示,本次演出的编排任务对她是一次重大挑战,主要是时间紧、任务重,从编创构思到进场合练,仅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而且演员来自不同院团高校,也增加了排练的难度。不过,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艺术效果,他们从动作设计、队形调度、道具的运用等,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翻重做,全体演职人员每天工作时长达10多个小时,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礼慧是本次演出《再一次出发》的领唱。她称,通过这次演出,她看到了重庆演员们饱满的热情,忘我投入、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这场大规模的演出也给重庆文艺界留下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召集大量文艺人才,如何将分散的队伍集中进行大规模彩排、如何排兵布阵等。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106/t20210629_9433213.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