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村官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甘州:牛产业牛气冲天

时间:2021-07-05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佚名 []

  “哞……哞……”日前,记者刚走进甘州区甘浚镇西洞村六社村民张正虎的牛舍,便听到一阵阵浑厚的牛叫声。一头头肥硕的大黄牛正在牛栏里悠闲地啃食饲料。工人们有的正在清理牛粪,有的在冲洗牛舍,有的正在给牛舍消毒。张正虎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养的是七八十头,(最多)八九十头,现在养的牛大概在一百五到一百六之间,喂牛也轻松比以前,也方便也卫生。

  甘浚镇是甘州区养牛大镇,西洞村作为甘浚镇的养牛示范村,家家户户都养着牛,光张正虎牛舍所在的这个养殖小区,年出栏量肉牛就达到了3000头。

  今年,甘州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把牛产业作为畜牧业首位产业来抓,挖掘潜力、整合资源、转型提升,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打造百亿元牛产业体系。近10年来,肉牛规模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在甘州大地发芽成长。甘肃祁连牧歌有限公司对标北美建设了全围栏式智慧牧场,与甘肃农垦集团合作成立养殖公司,现存栏西门塔尔和安格斯肉牛1.3万头,肉牛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养殖在行业内引为样板,带动周边乃至全区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甘肃农垦祁连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春雷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整体出栏肉牛2万头,实现营业收入2.4个亿。

  甘州区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抓好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由粗放、低水平向规模化、精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力构建“一园一带多区”奶肉牛产业格局。以石岗墩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为主打造奶牛产业核心示范园,在现有奶牛养殖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自建或合资共建等方式壮大奶牛养殖规模,稳步提升奶产品生产加工能力,推动奶牛业由单纯的“卖鲜奶”向“卖品牌”转变,延伸产业链条,用3-5年的时间把甘州区打造成河西走廊名副其实的北纬38度黄金奶源带和重点产出区。

  “随着甘肃蜀汉牧业的投产,我们旗下牧业的产能进一步提升,目前产奶已经突破600吨,预计今年的年收入会突破14亿元。我们的五年规划是把前进牧业做成百亿企业,到2025年底,总存栏达到15万头,实现产值100亿。”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规划总监范学强告诉记者。

  有了龙头企业带动,甘州的牛产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高速期,形成了以沙井、甘浚、明永、碱滩、大满等传统肉牛养殖为主的乡镇,建设了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甘州区制定出台区委一号文件和加快牛产业发展的意见,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改扩建和新建养殖场47个,2021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0万头,奶牛达到5万头。全区新建、扩建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3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累计达132个,规模奶牛场10家,培育奶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45个,家庭农场108个,奶牛平均单产达10吨左右,日产鲜奶520吨,年产15.6万吨,牛产业总产值达45亿元。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7/t20210705_6370997.htm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村官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村官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