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涉农政策

自强“酿”出甜蜜生活

时间:2021-04-14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

  “我养的蜜蜂每年能割两次蜂蜜,一次可产蜜500多斤,每斤能卖30元,一年增加收入3万多元。”近日,在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文祥村,蜂农杜园候高兴地说。

  杜园候今年53岁,他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的一场意外导致他腿部残疾,一直跟着年迈的父母生活,因丧失从事重体力劳动能力,家境一度困难。但他自立自强,常拄着拐杖耕作,维持家庭温饱。

  1986年的一天,杜园候在田间劳作时,看见成群的蜜蜂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野花丛中穿梭,便萌生了养殖蜜蜂的想法。回家后他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凑了一笔钱准备养蜜蜂。

  开辟蜂场、搭建木棚、置办工具,自己动手做蜂箱……创业之初,杜园候每天都很忙碌,养起了一批蜜蜂后,他忙着起框、摇蜜、照料蜂王,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养殖技术落后、养殖规模小,蜂蜜产量很少。“一年收入不过2000元,这点钱远不够家中开销。”杜园候说。

  “产业扶贫是促进脱贫的有效途径,我们尽力帮助杜园候发展养蜂,让他和其他村民一样过上好日子。”文祥村党总支书记沈少峰说,为了增强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能力,从2014年开始,村里积极帮助杜园候申请产业扶贫政策,推荐他参加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发展蜜蜂养殖产业。

  掌握了科学养蜂的方法之后,杜园候信心十足。他边学边养,不断摸索,成功地把蜜蜂发展到50余箱,并总结出一套养蜂的方法,产量逐渐提升并稳定。因为他家的蜂蜜没有任何添加剂,质量上乘,回头客很多,很多素不相识的客人都会慕名上门求购,销路因此打开。“现在我每天能卖10多斤,除了本乡人来购买外,池州、泾县等外地人也会来买。有的人为了能买到蜂蜜,提前预定,现在不愁销路了。”杜园候开心地说。

  “下一步,我打算再开辟一片蜂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蜜蜂箱数,这样一来也能带动乡亲们到我的蜂场务工了。”说起今后的发展规划,杜园候信心满满。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5625881.html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CG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CG调研网 cg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26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