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酿”出甜蜜生活
“我养的蜜蜂每年能割两次蜂蜜,一次可产蜜500多斤,每斤能卖30元,一年增加收入3万多元。”近日,在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文祥村,蜂农杜园候高兴地说。
杜园候今年53岁,他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的一场意外导致他腿部残疾,一直跟着年迈的父母生活,因丧失从事重体力劳动能力,家境一度困难。但他自立自强,常拄着拐杖耕作,维持家庭温饱。
1986年的一天,杜园候在田间劳作时,看见成群的蜜蜂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野花丛中穿梭,便萌生了养殖蜜蜂的想法。回家后他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凑了一笔钱准备养蜜蜂。
开辟蜂场、搭建木棚、置办工具,自己动手做蜂箱……创业之初,杜园候每天都很忙碌,养起了一批蜜蜂后,他忙着起框、摇蜜、照料蜂王,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养殖技术落后、养殖规模小,蜂蜜产量很少。“一年收入不过2000元,这点钱远不够家中开销。”杜园候说。
“产业扶贫是促进脱贫的有效途径,我们尽力帮助杜园候发展养蜂,让他和其他村民一样过上好日子。”文祥村党总支书记沈少峰说,为了增强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能力,从2014年开始,村里积极帮助杜园候申请产业扶贫政策,推荐他参加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发展蜜蜂养殖产业。
掌握了科学养蜂的方法之后,杜园候信心十足。他边学边养,不断摸索,成功地把蜜蜂发展到50余箱,并总结出一套养蜂的方法,产量逐渐提升并稳定。因为他家的蜂蜜没有任何添加剂,质量上乘,回头客很多,很多素不相识的客人都会慕名上门求购,销路因此打开。“现在我每天能卖10多斤,除了本乡人来购买外,池州、泾县等外地人也会来买。有的人为了能买到蜂蜜,提前预定,现在不愁销路了。”杜园候开心地说。
“下一步,我打算再开辟一片蜂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蜜蜂箱数,这样一来也能带动乡亲们到我的蜂场务工了。”说起今后的发展规划,杜园候信心满满。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5625881.html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2022-09-15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2025-02-06
- 江苏省地方标准《农产...2025-02-06
- 镇江市:强监管 控风...2025-02-06
- 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2025-02-06
- 莲藕产业架起致富金桥2025-02-06
- 思而后定〡骆马湖渔管...2025-02-06
- 回眸2024(之五)...2025-02-06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2025-02-06
- 骆马湖渔管办开展水产...2025-02-06
- 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2025-02-06